旧时,苏州环太湖地区的不少乡镇,在镇内要道、村口、街巷路口都设有巷门,特别是钱铺当铺或豪门富室的所在地,作为一种公共安全防卫设施。这种巷门,盛行于明代,至清朝逐渐减少,也有少数沿用到了民国时期,甚至当今。比如,东山。
看管巷门的人晚上听到叫门声,必须起床识人开门。对巷内熟人,直接开门放人,对于陌生人,需问清身份和事由后才能开门放人,杜绝陌生人擅闯,其功能类似现今的门卫保安。为规范巷门管理及管门人的行为职责,有的村坊巷弄还专门立出了乡规民约,勒石巷门碑公示,以免深更半夜婚丧病害急事需要出入巷门者,遭到管门人借故刁难或乘机索取钱财。
苏州东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,又拥有陆巷、杨湾等数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。东山依然保存着明、清、民国直至现代的巷门,足有20多个(有部分是私家大院的内部圈门,或是另一种叫做“辕门”的其中一个,在此统统称之为“巷门”吧)。可以丝毫也不夸张地说,巷门风景,东山独好。东山现存的巷门,最经典的莫过于西街尽头庙渎新义村口的那座了。一座明代风格的古巷门,遇上东山久负盛名的响水古涧,几乎成了东山古镇古韵的不二标签。
东山山脉北东高西南低,自北东而西南,长约10公里,宽3公里,把东山分为前山和后山两部分。山脉之东称前山,山脉之西称后山。西街尽头响水涧(已装修过)、翁巷凝德堂、西茭田后门头,这3座“明味”古巷门都在前山,还没有全部涉足的朋友不妨趁早哦。古巷门的风景,今天去就是你今天眼里的风景,昨天去就是昨天留在你心里的风景,明天去或许是你梦里也没有想过的风景。如果你体力和兴趣够足,还可以把老街和东街的两座一起顺走。东山老街通德里的通德堂,为上海绒线大王沈莱舟建于民国初年,又名沈家墙门,2005年公布为苏州市吴中区控保建筑。堂前的古巷门,应属民国所建,还算是有些古韵。
东山东街的东园巷,近年翻得比较新,走过路过也容易错过,但其巷门题额是清嘉庆的旧物。“东园巷”三字的右侧有年款“嘉庆贰拾肆年陸月”,左侧竖镌“绍钊重修”四字。旧时,后山到前山必须翻山越岭,包括尚锦、白沙、陆巷,俞坞、西坞、金湾,甚至槎湾、杨湾、湖沙、长圻等。所不同的,只是越过的山岭和山岭的多少。而这些山岭的后面,同样留存着每天不同的巷门风景。平岭、白沙岭、虾蝃岭(廿四弯)、俞坞岭、甘山岭、塘子岭等等,都是原东山后山到前山的主要交通要道。现时环山公路早已通到后山的各个村落,别说自驾,就是公交,也是十分的便利。幸运的是,现在的这些山道依然保存尚好。下次我们将连载东山巷门和东山的故事,通过苏州东山旅游攻略栏目,和大家一起来翻山越岭,把东山踏一个遍。(本文来自:耕读东山)